BC房地产政策玩“变脸”!房主不淡定了:“私人财产不可侵犯”?
越来越多的业主开始发问:“当初说好的——私人财产不会受影响呢?”
从市场调控到“政策实验室”
B.C. 曾是全加拿大最具投资吸引力的房地产市场。但如今,它似乎成了全国最严厉的房地产“政策实验室”:
外国买家税从15%一路提升到20%,并最终演变成全面禁令;
投机空置税让非自住房业主成本倍增;
短租禁令让许多Airbnb业主被迫退出市场;
城市密度改革强制允许单户地块改建多单元住宅,冲击社区结构。
政府的出发点是“增加住房供给、稳定房价”,但不少业主认为,这些措施正在削弱他们的财产权和市场自由。
政府的逻辑 vs. 业主的焦虑
省长David Eby多次强调:“我们的目标是让住房回归‘居住’本质,而不是投机工具。”
然而,对于许多普通业主而言,他们并非炒房者——只是希望守住辛苦积攒下来的资产。
有业主在社交媒体上留言:
“我不是开发商,也不是外国投资者。为什么我的房子突然要为‘可负担住房’计划让路?”
私有财产与公共利益的边界
事实上,B.C. 的宪法并未像美国那样明确保护“私有财产权”,这意味着在土地使用、税收、规划等层面,政府拥有更大的干预空间。
问题是,当政策的“公共利益”不断扩张,个人业主的空间就被一点点压缩。这不仅是房市问题,更是社会信任的议题。
还有,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卑诗省最高法院一项原住民土地裁决判例。
根据多家加拿大主流媒体报道,列治文(Richmond)市长马保定(Malcolm Brodie)近日向受影响居民发出公开信,警告他们房产所有权可能因卑诗省最高法院一项原住民土地裁决而被“削弱”或“无效化”。
这项于8月7日发布的判决,确认了Cowichan Nation在列治文东南大片土地上的原住民所有权(Aboriginal title),并授予其在菲沙河(Fraser River)上的捕鱼权。(相关阅读:震惊!列治文多处华人豪宅面临驱逐!“考伊琴”判决:原住民土地所有权优先于私有产权,6被告之一BC省府不服上诉!)
这是加拿大历史上首次在私人业主(fee simple land)上确认原住民土地权,潜在影响巨大。
房地产市场的确需要改革,但信任是改革的底线。
如果一再出现“先承诺不影响私人财产、后又频频调整”的现象,公众的信任将被透支。
或许问题不在“要不要干预”,而在“如何干预”——
在推动社会公平的同时,是否仍能尊重每一个纳税人、每一位业主的基本权利?
B.C.的房地产正在重新定义“公共利益”与“私人财产”的边界。但那句问题,依然值得追问:
“What happened to the promise that private property in B.C. would be untouc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