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强化电子金融监管,换汇与网上银行交易面临更严限制!
韩国金融监督院将从今年起对Naver、Kakao、Toss Pay等大型电子金融企业进行定期检查。这一举措在加强对市场影响力日益增长的大型科技公司(Big Tech)以及虚拟资产企业的风险管理,同时借鉴传统银行在防范金融诈骗,尤其是电信诈骗方面的经验,强化金融安全体系。
韩国金融监督院于19日发布了包含上述内容的《2025年金融监督院检查业务运营计划》将“风险应对与健全性提升”“防范金融消费者损害与金融事故”“确立市场秩序”列为今年的重点检查事项。
首先,韩国金融监督院今年首次对大型电子金融企业实施定期检查,重点关注客户服务故障应对体系、支付结算代理(PG)相关结算资金管理体系及用户管理体系,以及非金融子公司带来的传递风险管理现状等。针对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的激增,金监院计划借鉴韩国传统银行的防诈措施,推动电子金融企业建立更严格的用户身份验证体系,如引入更高级别的生物识别认证、AI风控系统以及可疑交易实时拦截机制,以降低电信诈骗的发生率。
为防止在线平台销售渠道引发的消费者损害,将重点检查用户认证体系、比较与推荐算法的合理性等。此外,还将强化对虚拟资产企业的检查,包括其法律法规及自律监管的遵守情况,以及财务结构脆弱等问题企业的管理。
此前,韩国传统银行在防范电信诈骗方面已经采取了多种手段,如账户异常交易监测、临时冻结存款账户、短信及电话预警系统等。此次,韩国金融监督院计划要求电子金融企业效仿这一体系,通过大数据分析识别可疑交易,并在必要时对高风险交易进行二次认证,甚至暂时冻结可疑账户,以保障用户资金安全。
此外,对于可能因不良经营行为导致消费者损害的高风险营业网点和保险代理公司(GA)等,金监院也将进行预先检查。监测利润波动较大的高风险产品的集中销售情况,并在发现异常时,对产品制造、销售及售后管理全过程的合理性进行重点审查。同时,还将加强对从事房地产项目融资(PF)的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状况的检查和监控,以确保市场稳定。
金监院今年计划开展29次定期检查和709次不定期检查,共计738次检查。与去年相比,定期检查增加6次,不定期检查增加53次。但参与检查的全年累计投入人力为25,155人,同比减少3.6%。
金监院表示:“为了及时应对风险增加的领域,我们将扩大检查对象,但每次检查的投入人力将缩减,以提高运营效率。”
具体来看,定期检查将涵盖银行(包括金融控股公司)10次、中小金融机构9次、金融投资公司2次、保险公司7次、数字/IT(电子金融)1次,共29次,投入人力7,945人,同比减少5.2%。不定期检查共709次,其中银行(包括金融控股公司)81次,中小金融机构93次,金融投资公司185次,保险公司138次。其中,499次为现场调查,201次为书面调查。不定期检查预计投入人力17,210人,同比减少2.9%。
金监院强调:“我们将对金融市场潜在风险因素进行前瞻性应对,并在突发紧急事项时迅速响应,以建立一个让金融消费者可以信赖的金融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