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专家警告:火山活动进入“高危期”
据埃塞媒体2025年2月24日报道,据东非大裂谷地质活动监测显示,埃塞俄比亚阿法尔州阿瓦什·芬塔莱地区(the Awash Fentale area)甲烷气体浓度持续攀升引发火山喷发预警。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地球科学专家特纳莱姆·阿耶纽(Tenaalem Ayenew)教授近日向埃塞国家媒体发出警示预报,指出该区域异常地质活动已构成重大环境安全风险。
地热异常引发生态警报
据监测数据显示,自2025年1月20日以来,阿瓦什·芬塔莱地区甲烷排放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特纳莱姆教授称,此类气体释放源于深埋地下的有机物分解并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而甲烷正是火山活动典型伴生气体之一。“当前气体浓度变化与火山喷发前兆特征高度吻合,必须立即启动灾害预警机制。”该地质学家强调。
地质活动链式反应显现
自2024年9月下旬以来,横跨阿法尔、阿姆哈拉和奥罗米亚地区的埃塞俄比亚主裂谷经历了一系列震颤和大地震。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两个月东非大裂谷埃塞俄比亚段已发生多次地震活动。2025年2月14日,奥罗米亚州梅特哈拉镇(Metehara town)附近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仅10公里。特纳莱姆指出,地质板块运动、地热异常释放与地震活动已形成联动效应,“这种链式反应可能预示着更大规模地质灾变”。
环境安全面临双重威胁
除却火山喷发风险,甲烷激增本身已构成生态危机。专家解释称,这种强效温室气体的持续释放不仅加速区域气温上升,更可能破坏当地脆弱的生态系统,对动植物群落造成不可逆损伤。目前,阿法尔、阿姆哈拉和奥罗米亚三州交界处的加比拉苏区(the Gabi Rasu Zone),已有超过5.5万名居民因频发地震被迫转移安置。
应急机制亟待启动
特纳莱姆教授紧急呼吁政府部门,应即刻部署24小时气体监测网络,建立分级预警响应体系,同时制定周边居民疏散预案。据悉,该区域地处东非大裂谷核心带,地热资源开发与地质灾害防治的平衡成为当局面临的重要课题。随着地质活动加剧,如何在能源开发与生态安全间寻求平衡,考验着当局决策者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