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之后,日产也用“中国式”EV展开反攻
日产汽车2025年4月将率先销售中国专用的新能源汽车(NEV)产品群的第一款车“N7”。其特点是引入了全面使用中国Momenta的AI(人工智能)的“E2E(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以及DeepSeek的大模语言模型(LLM)等中国企业的智能化技术。紧跟中国潮流,可以体现当地开发的成果。
不过,让笔者深切感受到日产强烈决心和意志的是,N7开始比以前更加突出硬件的性能参数。
一家日资汽车厂商的驻华技术人员表示:“规格参数越大,越能打动中国消费者”。例如,中国比亚迪(BYD)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团(Geely Holding Group,以下简称:吉利集团)等中国厂商所宣传的混动专用发动机(DHE:Dedicated Hybrid Engine)的最高热效率超过45%,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总续航里程超过2000公里,都是很好的例子。
“14合1”电动驱动装置及超过2.5万rpm的马达
日产与中国东风汽车集团(Dongfeng)合资的东风日产乘用车(东风日产)在2025年3月1日召开技术说明会,发布了N7所采用的新技术。该公司也对驱动马达、电池等核心零部件以及新采用的平台(PF)进行了“中国式”性能数据宣传。
东风日产号称“世界首创”的是电动驱动装置的零部件集成度。传统汽车厂商的纯电动汽车(EV)主要采用“3合1”形式,把驱动马达、逆变器、减速器3个零部件集于一体。但在中国,汽车企业正在推进“X合1”,进一步增加DC-DC(直流-直流)转换器、车载充电器(OBC)、配电单元(PDU)等集成的功能要素。
抓住这一潮流,东风日产开发出了“14合1”电动驱动装置,并首次应用于N7。仅从集成要素的数量来看,N7的电动驱动装置超过了比亚迪的“12合1”和吉利集团的“11合1”。N7的电动驱动装置通过集成零部件减小了体积,从而使车内空间可以高效用于乘客和储物。
此外,据悉集成在电动驱动装置中的驱动马达的最高转速达到2万5100rpm。马达的输出由扭矩和转速的乘积决定,扭矩与马达体积成正比,因此提高转速更容易兼顾小型化和提高输出功率。在说明会上,宣传了N7的马达的最高转速超越了美国特斯拉(Tesla)的高性能EV“Model S Plaid”。
现有EV之中,搭载最高转速超过2万5100rpm的马达的是中国小米(Xiaomi)2025年2月推出的高性能EV跑车“SU7 Ultra”。SU7 Ultra的马达的最高转速为2万7200rpm,号称“世界最高”(小米)。但SU7 Ultra的最低价格为52万9900元(按1元兑换20日元计算,约为1060万元),与N7的目标客户不同。
N7的电池快速充电性能在中国市场也堪称最高水平。其支持最高功率480kW的快速充电,以搭载800V驱动电压系统的车型为例,据说快速充电7分钟就可以行驶400公里。东风日产虽未公布电池容量和满电续航距离,但称衡量充放电速度的充放电倍率(C-rate)为6C,意味着理论上10分钟就可以充满电。
N7首次采用东风日产的新平台“天演架构”。东风日产指出,特点是“超轻量化、超高刚性、超高安全”。尤其是关系到车辆稳定性的扭转刚性,据说达到了5万N·m/deg(牛·米/度)以上。东风日产宣传称,这一数据接近小米SU7的5万1000N·m/deg,远远超过德国保时捷(Porsche)“Taycan”以及奥迪(Audi)“R8”的4万N·m/deg。
改变“概念车连实车都没有”的做法
N7的开发也堪称中国式速度。N7以2024年4月在北京车展上首次公开的“Epoch概念车”为原型,从概念车首次亮相到市售车发售仅用了约一年时间,速度非常快。
大约一年前,笔者在中国进行北京车展的相关采访。中国厂商纷纷展示了很快就会上市的新款EV和PHEV,而东风日产展示的是3款无法看到内饰的概念车。Epoch概念车甚至连实车都没有公开,只在展位的屏幕上放映了车辆的图像。来到东风日产展位的参观者也比同一展区的中国车企少很多,笔者记得当时真的很担心“日产的中国业务能行吗”。
但是,自那之后不到一年时间里,东风日产就将N7打造成了可称为中国车的EV。2025年2月,作为海外汽车厂商的中国合资企业,东风日产率先宣布将把DeepSeek的LLM“DeepSeek-R1”引入N7的驾驶舱系统(Cockpit System)。比亚迪、吉利集团等中国大型汽车厂商也在推进DeepSeek-R1的车载化,由此可以看出东风日产在采用最新技术上不甘落后的姿态。
能像丰田的新款EV那样立即获得1万辆订单吗
最近,丰田的中国合资企业广汽丰田汽车(广汽丰田)在2025年3月6日推出了中国专用的新款EV“铂智3X(bZ3X)”。和东风日产一样,bZ3X在中国当地研发,通过从中国供应商那里采购大半(65%)零部件,实现了10万9800元(约220万日元)起的低价。
此外,部分高配车型还搭载了Momenta的E2E(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以及中国新兴企业速腾聚创(RoboSense)的LiDAR(激光雷达),可在高速公路和普通道路上实现“NOA(Navigate on Autopilot,导航辅助驾驶)”。NOA是相当于自动驾驶“Level 2+”的功能,一般来说在车载导航系统中设定好目的地后,系统会自动进行驾驶,还能变道及超车等。
bZ3X上市1个小时内就接到了1万辆订单。这为日系厂商在中国发起反击打响了第一枪。
最近几年里,以日本企业为中心的传统汽车厂商在中国不断被当地厂商的EV和PHEV夺走份额。不过,2025年丰田和日产将投放把品质和可靠性等传统优势与中国企业的智能化技术融合在一起的EV,并采取适合中国当地消费者的营销战略,有望实现与以往不同的竞争方式。大中型轿车是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的领域,希望向这一领域发起挑战的N7能够设定具有竞争力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