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亚央行按兵不动,稳汇率抗通胀艰难平衡,走出经济体转型经典样本
尼日利亚华人网3月2日讯:据抨击报报道,尼日利亚央行最近祭出的货币政策组合拳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在2月19-20日召开的第299次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上,尼日利亚央行选择维持基准利率27.5%不变,同时祭出多项外汇市场改革举措,展现出既要稳住奈拉汇率又要遏制通胀的艰难平衡术。
"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儿呢!"尼日利亚央行行长卡多索上周在新闻发布会上的一席话道破玄机。
面对2024年连续六次加息后高达27.5%的基准利率,决策层这次选择"踩刹车"。
除了维持基准利率外,尼日利亚央行还保留了50%的存款准备金率、16%的商业银行准备金率等调控工具,摆出了"边观察边调整"的审慎姿态。
在外汇市场改革方面,尼日利亚央行堪称亮出"三板斧"。电子外汇匹配系统和外汇市场代码(FX Code)的推出,让尼日利亚这个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国的外汇交易逐渐告别混乱。数据显示,截至2月20日,奈拉在黑市已较去年底升值近7%,从1640奈拉/美元回升至1510奈拉/美元。更值得关注的是,官方汇率与黑市价差已收窄至1%以内,这种"双轨并一轨"的突破让市场信心明显提振。
不过硬币的另一面是依然高企的通胀压力。虽然1月份通胀率因统计口径调整降至24.48%,但食品价格仍是"压舱石"——超市里一袋大米的价格相比去年同期仍贵了将近一半。
经济学家警告,若不能解决农业供应链瓶颈和地区安全问题,单靠货币政策难有突破。
面对双重挑战,尼日利亚央行亮出了"组合拳"策略。一方面通过持续干预外汇市场、增加美元流动性来稳定奈拉汇率;另一方面联合财政部制定针对性措施,从源头上破解食品涨价难题。
这种"双管齐下"的模式已初见成效:尼日利亚去年底重返欧洲债券市场,成功融资90亿美元;外资流入更是在上半年飙升至34.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暴涨四倍。
但改革之路从来不平坦。计划于2026年实施的新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引发业界担忧,如何在控制金融风险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间找到平衡点,考验着监管层的智慧。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尼日利亚3.3%的经济增速预测,既是对当前政策的肯定,也暗含对结构性改革持续发力的期待。
正如卡多索行长所言:"我们既要保持政策定力,又不能忽视市场信号。"
在这个油价震荡、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尼日利亚经济能否在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的三角框架中走出独特路径,或许将成为非洲新兴市场经济体转型的经典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