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文 >正文

注意!5天374人死亡!专家警告:未来澳洲70%居民有风险!尤其是这几类人群!

来源:内部生活网 编辑: 2025-02-20 20:42
近年来,全球气候不断变化,极端天气事件愈发频繁。其中,热浪的影响尤为显著,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一系列研究,更是为我们揭示了热浪背后那些令人担忧的真相。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01气候变化,热浪致死率攀升昆士兰大学最新研究揭示:由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已使热浪相关死亡率上升...

近年来,全球气候不断变化,极端天气事件愈发频繁。

其中,热浪的影响尤为显著,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一系列研究,更是为我们揭示了热浪背后那些令人担忧的真相。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01

气候变化,热浪致死率攀升


昆士兰大学最新研究揭示:由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已使热浪相关死亡率上升20%。

更令人警惕的是,另一项研究也发现:城市居民在热浪中面临的死亡风险比郊区高出近三倍!

这组数据为澳洲敲响了高温防护的警钟。

People watch as the sun rises over Ben Buckler Point in Bondi on November 27, 2024 in Sydney, Australia.

公共卫生学院的副教授 Nicholas Osborne 参与了这两项针对澳大利亚热浪死亡负担的研究,他希望这些研究成果能够帮助社区和卫生部门,更好地应对极端高温事件。

Nicholas Osborne 博士表示:“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过去,伴随着高死亡率的热浪,在未来出现的频率会更高。而且,预计与极端高温热浪相关的高死亡率还将持续。我们希望通过这项研究,让社区能更充分地做好应对热浪的准备。”

 

02

城市居民,热浪风险更高


在其中一项研究中,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对长达20年的温度和死亡数据进行了分析,借助 “热浪脆弱性指数”,来确定澳大利亚哪些地区更容易受到热浪的侵袭。

公共卫生学院的博士研究生 Patrick Amoatey 表示,这项在澳大利亚规模最大的同类研究发现:

在极端温度事件中,

城市居民面临着更高的死亡风险。


Patrick Amoatey 先生介绍说:“我们使用了指数绘图工具,评估人类在各种热浪情景下的生存情况。我们发现,其他国家常用的‘热浪脆弱性指数’,在澳大利亚也能可靠地预测与热浪相关的死亡情况。”

通过分析 2000 多个郊区的数据,研究人员发现,低收入、低教育水平、患有糖尿病以及医疗服务获取有限的城市居民,在热浪中面临的死亡风险是最高的。

而这种情况在澳大利亚所有的首府城市都存在,要知道,这些城市居住着澳大利亚 70% 的人口。


03

热岛效应,加剧城市热浪危机


Patrick Amoatey表示,城市的风险之所以更高,是因为 “热岛效应”的影响。城市中存在大量如道路、建筑物和铁路线等的吸热表面,导致城区夜间温度比郊区高3-5℃。这使得城市在热浪来临时更容易积聚热量,从而加剧了城市的热浪风险。

Amoatey解释道:“城市就像巨型储热器,柏油路、玻璃幕墙和密集建筑群白天吸热,夜间持续释放,形成恶性循环。”

按照定义,当一个地区连续三天的最高气温处于该地区全年最高气温的前 5% 时,就被认为是热浪天气。


研究人员还发现,即使是低强度的热浪,在澳大利亚的首府城市中,死亡率与 “热浪脆弱性指数” 之间也有着紧密的关联。

Amoatey还举例说:“以大伦敦的研究为例,研究表明‘热浪脆弱性指数’可以用来预测热浪期间救护车呼叫量和死亡率的上升,这对澳大利亚的卫生部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他还提到:“尽管我们已经有了一些有效的工具和基于州的行动计划来降低热浪的影响,但我们认为,‘脆弱性指数’可以作为补充,帮助社区制定更完善的规划,提升应对能力。” 


04

热浪日益严峻,应如何应对?


在另一项独立研究中,昆士兰大学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对 2009 年 1 月维多利亚州的一次极端热浪期间的死亡率,以及数十年的气候数据进行了分析,以探究气候变化对与高温相关死亡的影响。

在那次持续五天的极端热浪事件中,维州估计有 374 人因高温而额外死亡,当时的最高气温比正常水平高出了 12 至 15 度。

Nicholas Osborne 博士说:“人为导致的气候变化,使得 2009 年那次事件中与热浪相关的额外死亡率增加了 20%。这些研究结果与其他相关研究一致,都表明由于人为的气候变化,与高温相关的死亡人数正在不断增加。”

Osborne 博士指出,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这些研究以及后续的进一步研究,可以为建立充足的卫生基础设施和配备足够的医疗人员提供指导,以应对热浪期间对医疗服务的更高需求。


所以,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大家必须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热浪。专家给出一系列建议,从多个层面采取措施来积极应对:


① 个人防护措施

合理安排外出时间:

尽量避免在上午 10 点至下午 4 点这个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段外出。如果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如穿戴宽边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高倍数防晒霜等。

及时补充水分:

每天要饮用足够的水,建议多喝白开水、淡茶水等,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也可以适量喝一些运动饮料,补充因大量出汗而流失的电解质。

调整饮食结构:

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西瓜、黄瓜、西红柿等,这些食物不仅富含水分,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食用过多辛辣、油腻、高糖的食物,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注意室内降温:

合理使用空调、风扇等设备调节室内温度。使用空调时,温度不要设置得过低,建议保持在 26℃左右,同时要注意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关注特殊人群:

家中有老人、儿童、孕妇或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的人,要特别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确保他们处于凉爽舒适的环境中,必要时及时就医。


② 政府及社区层面措施

加强绿化建设:

政府和社区应增加公园、绿地、垂直绿化等,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周围环境温度,缓解 “热岛效应”。

优化建筑设计:

推广使用隔热性能好的建筑材料,增加建筑物的通风设计,例如安装通风设备或采用通透的建筑结构,促进空气流通。

完善公共设施:

在公共场所,如商场、图书馆、社区活动中心等,提供充足的纳凉场所,并确保这些场所的空调等降温设备正常运行。同时,在户外设置更多的遮阳设施,如遮阳棚、凉亭等。

制定应急预案:

社区和卫生部门应制定完善的热浪应急预案,包括医疗救援、物资调配、人员疏散等方面的内容。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如社区公告、社交媒体、学校教育等,向居民普及热浪的危害和应对方法,提高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能力。

这个夏天,悉尼、墨尔本等城市已启动“热浪预警系统”,通过手机推送实时风险等级。


总之,气候变化带来的热浪威胁已经不容忽视,真正的防护需要每个市民的参与!

正如Osborne博士所言:“对抗热浪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社会韧性的考验。”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热浪威胁,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

对此,你怎么看?大家还有哪些独特的经验或建议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下一篇
没有了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