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再创新低!港币下半年走势如何?
4月,高盛发布了关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预测,预计房价可能在未来几年内下跌40%,并持续至2027年。
这一大胆的预测立刻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要知道,如果预测成真,房价下跌40%将意味着一个价值200万元的房子可能贬值至120万元。
这对于那些在高位购房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他们可能面临首付和房屋双重损失的风险,同时还要承担沉重的房贷压力,这无疑给他们的经济状况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而在内地房地产市场萎靡不振的情况下,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用来振兴楼市。
“5月17日,多个部门打出房地产政策“组合拳”,出台了包括首付比例最低降至15%、取消商贷利率下限等一系列优化调整政策后,不少城市也纷纷跟进,包括降门槛、降首付、调利率、“以旧换新”等政策陆续落地。”
就在市场仍在观望内地楼市会否因此而“回暖”时,有另外两个话题也引起了网友的兴趣:
1. 房产,目前似乎已跌落神坛。如果未来房产消费的占比下降,对于经济会有何影响?
2. 随着经济下行,央行还可能出台什么政策?
近期,还真有关于这两项问题的讨论会议。
01
中国房地产消费行情?
6月25日,第十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开幕,近80个国家和地区1600余名政、商、学、媒体界代表齐聚大连。
在上午的"重振消费"分会场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世界经济论坛理事会成员朱民表示:
中国房地产消费占GDP的比重在最高时达到16%左右,为全球最高水平。
但放眼全球,在一些西方国家人均收入达到13000美元,但其房产消费比重并没有如此高。
现在,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下行,房产消费占比可能也会降至12%左右,越来越接近前述西方国家水平,这是个好消息。
02
至于第二个问题嘛...
在日前举办的2024陆家嘴论坛专场活动——中欧国际金融圆桌研讨会暨中欧陆家嘴金融50人论坛夏季会议期间,业内人士预测了央行之后的政策走向:“降准”。
降准,实际上将法定准备金变成超额准备金。
本来是法定准备金,要求必须放在央行不能使用,但是降准以后,商业银行就能用了。
降准将增加商业银行可自由使用的资金,从而更好地支持国债和地方债的发行。
之所以可能降准,也是因为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超储率较低。
“中国超额准备金率高的时候接近8%,但今年一季度末只有1.5%。尽管降准的时点难以预测,但可以通过几个指标观察,其中之一就是超储率。
当超储率较高的时候也没必要降准,说明商业银行资金充裕;当超储率较低时,说明商业银行资金比较紧张,这时候降准的概率就比较大。超储率越低,降准概率越大。”
而另一边,国际市场上,人民币汇率已跌至年内低点。
6月24日,人民币跌势不断加重,在岸汇率交易非常接近固定区间的边缘,与此同时,美元兑人民币隔夜掉期自上一个周三以来一直没有交易。
而这,当然和美国推迟降息,导致人民币相对贬值有关。
截至6月26日13时,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报7.29,人民币汇率再度逼近7.3关口!
现在的关键问题就在于,不仅仅是美元,黄金也在大涨。
这就导致国际上的“避险资产”非常受追捧,反观人民币,贬值压力就非常高,美元利率5个点,人民币却不到美元的一半,这也让国内有一定资产的人士心焦不已。
叠加国内经济增长乏力以及房地产贬值,在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之下,人民币的压力可谓是空前绝后。
不过,港币和人民币则处于不同状况。
03
港币:加息潮仍未停止...
大家都知道,香港实行的是联系汇率制度。
该制度自1983年10月17日在香港实施,透过严谨、稳健和透明的货币发行局制度,使港元汇率保持稳定在7.75至7.85港元兑1美元的区间内。
因港币和美元挂钩,在上一轮加息潮中,港元随着美元加息:存款和贷款利率同步上升。
贷款利率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香港房地产的复苏进度。(贷款成本高,对于买家和房产开发商来说,都会降低投资欲望。)
不过,加息也有好处。
这点我们从香港各大银行门口的“盛况”就能看出来。
早上7点,许多香港银行门口就已经大排长队,有的预约更是排到一个月之后,尽管一次排队就要好几个小时,但还是有不少人打着“飞的”去香港开户!
毕竟,5%的利率可真不低咯!
除了存定期外,内地人士还可以利用香港账户投资全球资产。
不过香港账户的这个口子,也在越来越严格地收紧,未来香港账户越来越难开,大家要抓紧时间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