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中国海油化学科技小院,强势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新赛道”
服务 “三农”,尽显使命担当。
当下,全球经济格局深度重塑,国内农业发展迎来全新战略机遇期。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正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全方位整合行业优质资源,凝聚磅礴之力扎根广袤的农业生产一线 ,并形成以科技小院为关键支点,撬动农业科技革新,赋能农业提质增效的全新范式。
日前,《中国农资》调研组开启了一场历时15天的深度探访之旅,深入中国海油化学海南科技小院集群,置身现代农业科技的前沿阵地,探索科技助农新模式的生动实践。本期起,《中国农资》重磅推出 “科技强农 海油力量 —— 中国海油化学海南科技小院建设纪实” 系列报道,为您全方位、立体式呈现中国海油化学在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伟大征程中的燎原之势。
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化学)作为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一家以天然气深加工为主业,从事化肥、化工产品的开发、生产及销售的现代化大型央企,从2000年7月份成立以来,就担负起中国海油集团服务“三农”的责任与使命,始终立足科技创新,深化为农服务,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
近年来,在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中,中国海油化学充分发挥在地优势,通过政府、高校、企业三方资源的有效整合,与海南大学等高校合作,共同探索科技小院的建设与发展,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实现科技助农“零距离”,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
乐东燕窝果科技小院。
锚定国家战略,推动绿色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2018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确立了自贸试验区建设要对标国际先进规则,持续深化改革探索,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立开放型生态型服务型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海南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开启新篇。
中国海油化学与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海南大学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
在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2022年12月15日,中国海油化学与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海南大学签署了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政府引导、科技支撑、企业运行、农民受益”的乡村振兴新模式。加快推进海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探索和实践农业技术服务创新模式。
根据协议,三方将本着“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在科学施肥体系完善、服务转型升级及示范基地建设等重点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2023年9月12日,在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推动下,中国海油化学与海南大学签订科研项目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海南省10种特色作物科学施肥体系研究,共建科技小院。
“联合海南大学打造科学施肥体系,成立科技小院,指导农民智慧种植,以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作为诠释‘三农’初心的最好例证。”中国海油化学党委书记、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兼总裁侯晓峰提出,要坚决夯实“化肥央企产能产量双第一”的规模定位、“植物营养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品质定位,通过“政、产、学、研、用”一体化高效协同的新格局,将优质化肥、科学方案和全方位服务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中国海油化学科技小院媒体开放日活动。
通过狠抓落实,中国海油化学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围绕海南东方水稻、火龙果,乐东燕窝果,临高菠萝,澄迈无核荔枝、福橙,三亚豇豆等10余种热带特色作物,开展施肥体系研究与示范基地建设已取得不菲的成绩,目前已建成琼海黄晶果、五指山大叶茶、保亭红毛丹、东方有机循环利用等4个科技小院。
从政企合作,到产学结合,再到研用落地,中国海油化学通过科技小院探索的这条融合发展之路,是对有效减轻农民负担、提高收入,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具体落实,是利用科技力量助推乡村振兴的最好注解,也是央企政治站位、责任担当的有力体现。
科技小院就像星星之火,燃烧着中国海油化学为农服务初心的激情。中国海油化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黄兆海表示,未来,公司以“始于蓝,胜于绿,恒于红”作为品牌使命,将“提供社会认可、人民信赖的植物营养解决方案”作为化肥板块愿景,发扬“科技进万家”的科技小院精神,中国海油化学在化肥保供、稳价利农、电商直销、科技支撑、农化服务等方面多管齐下,以全链条、数智化、平台式助农新模式,增强农民获得感,托起农民致富梦。公司电商直销为农民累计节省开支1905万元,开展“四会一示范”农化服务7000余场,足迹遍布全国28个省区市,累计服务农民30万人次。
发挥小院大作用,助力农业现代化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经营效率,进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科技小院模式使农业科技工作更加突出应用导向,面向农业生产一线,能紧密结合农户需求,加快成果转化,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为一种较快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效模式。
在新时代的农业发展中,海南科技小院作为一种创新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正逐步成为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由中国农技协批复,海南省已建设53个科技小院。科技小院通过“点线面”的全方位布局,将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真解决问题,解决真问题,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还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海油化学海南省特色作物施肥体系创建及应用2024年项目工作推进会现场。
“水稻用肥减少20%,豇豆化肥减量一半,作物产量和品质还都有提升。”海南大学南繁与热带高效农业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科技小院创始人阮云泽教授表示,应用科技小院模式做中国海油化学的植物营养解决方案,这套技术推广下去以后,化肥使用量下降,农民投入成本下降,作物产量有所提升、品质改善,从而实现了整体价值提升、效益提高。
水心病是海南菠萝面临的主要病害之一,由于高温多雨的气候极易导致病发,成为困扰种植户的最大问题,也成为海南临高菠萝科技小院要攻克的首要难题,这也是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研究生吴永旺入驻菠萝科技小院后的研究课题。2021年,临高菠萝基地的水心病发病率高达50%左右,经过吴永旺等科技小院师生的一系列防治措施和反复实验,现在降至约15%。发病率降低后,每亩地产量能达到6000~7000斤,亩收益约为1万元。
农户盲目投入肥料,导致养分投入过高,种植成本增加,是海南菠萝的另一突出问题。为了给菠萝制定科学的“营养餐”,吴永旺等小院师生和中国海油化学一起,尝试给菠萝“减肥”,通过开展大量田间试验,在掌握菠萝养分吸收和土壤供肥规律基础上,对中国海油化学现有配方肥进行调整,研制出菠萝专用肥,再开展养分试验,如此反复优化配方,最终形成了符合菠萝生长规律的科学施肥体系。
东方火龙果科技小院。
海南作为我国第二大菠萝生产基地,上述科研成果无疑对海南菠萝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类似这样的科研成果还有很多。今年1月份,在“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暨第二届科技小院大赛”决赛中,由中国海油化学与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共建的海南东方火龙果科技小院荣获大赛二等奖。
中国海油化学在科技小院中,充分发挥优质高效化肥供应链支撑,提供适合新作物生长的配方肥,与科技小院师生做好配合,开展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种植技术的研究,双方合力探索新水果的科学种植方案。从种苗培育、试验种植,到施肥配方的研发应用与技术推广,科技小院现已构建起涵盖黄晶果、大叶茶、红毛丹、火龙果等多种热带水果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在促进海南热带特色农业高效种植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