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 >正文

买了组屋不住、搬进组屋后再买私宅都不行!严重违规当心组屋被收回

来源:内部生活网 编辑: 2024-07-25 21:36
买了组屋单位却不住,空置到最低居住年限后再原装出售;或搬进组屋后再买私宅,类似违反规定的个案不时发生,建屋发展局提醒屋主须遵守条例。建屋局7月24日针对违反最低居住年限(MinimumOccupationPeriod,简称MOP)的情况发文告说,当局对违例屋主展开调查和执法行动,过去五年约有800人接...


买了组屋单位却不住,空置到最低居住年限后再原装出售;或搬进组屋后再买私宅,类似违反规定的个案不时发生,建屋发展局提醒屋主须遵守条例。


建屋局7月24日针对违反最低居住年限(Minimum Occupation Period,简称MOP)的情况发文告说,当局对违例屋主展开调查和执法行动,过去五年约有800人接获书面警告、罚款或组屋单位被强制收回。


一名不愿具名的房地产经纪告诉《联合早报》,他在1990年代入行时,类似违例情况较少见,但近年更常发生。“这可能是因为人们现在的经济能力更好,有条件把组屋作为一个投资,空置五年再卖。”


建屋局举例说,一对夫妻在2015年购买五房式预购组屋单位,但领取钥匙后一直没有入住,而是住在女方家长的有地房产。他们在MOP后试图出售单位,广告显示空置的单位处于原装状态,遭公众举报。


建屋局在调查后证实涉事夫妻在MOP期间空置单位,严重违反规定。此外,夫妻另有住宿安排,当局因此决定强制收回组屋单位。


为了加强对违例屋主的执法行动,建屋局也与其他政府机构合作,分享调查相关信息。根据业界的推测,当局可查看水电费账单,若某单位的用量长时间保持在零或极低水平,就可能依此展开进一步调查。


建屋局说,预购组屋的MOP政策在于达成屋主居住目的,和屋主居住需求改变之间取得平衡。“屋主因真实情形而不能住在单位,如因工作而外派到其他国家,应向建屋局申请免除MOP规定。建屋局将酌情处理。”


买了公寓式组屋单位再买私宅 组屋单位被收回


一对夫妇2017年在转售市场上购买公寓式组屋单位(Executive Apartment),并把一对子女列为单位授权居住者。男方2020年与父亲联合以受托名义购买一个私人住宅,并指定未成年的儿子为受益人。


由于购买私宅时,男子名下的组屋单位在五年MOP内,因此违反条例。建屋局为此与男子交涉,建议他可放弃受托人身份,把私宅转至父亲名下,或出售私宅。这名男子拒绝采纳任何方案,尽管当局多次提醒仍没有采取行动。当局最后强制收回男子的组屋单位。


建屋局提醒,组屋屋主和单位授权居住者不得在MOP前,购买新加坡或海外私宅,即使是以受托名义购买。


此外,若组屋的所有屋主是永久居民,在MOP后购买新加坡私宅,须在六个月内出售组屋单位。


违反最低居住年限等规定 过去五年约70人严重违规组屋被收回


违例出租整间组屋、在最低居住年限期间没有入住单位,或购买私人住宅,建屋发展局在过去五年对约800名屋主采取行动,其中约330人罚款高达5万元,约70人因严重违规,组屋被强制收回。 


建屋局7月24日发文告强调,组屋主要是作为屋主居住用途,若遭滥用当局将针对违例者采取执法行动。


根据建屋局规定,购屋者不论直接向建屋局或在转售市场购买组屋,须自己居住最少五年才可转售,黄金地段组屋则要住满10年。在住满最低居住年限(Minimum Occupation Period,简称MOP)之前,屋主不可出售或出租整个单位或投资私人住宅。MOP从屋主领取钥匙后算起,但不包括屋主没有入住的时间。


建屋局过去五年全岛共展开2万9000次稽查行动


从2019年到2023年,建屋局共在全岛展开2万9000次稽查行动,每个月约500次。当局除了随机抽查,也根据售房广告、定期视察和公众与房产经纪反馈展开调查。过去五年,建屋局也另外调查了4400个疑似违例案。


在这期间,建屋局对约800起违例案采取行动,其中约400人接获书面警告,约330人面对高达5万元的罚款。有70人因严重违反规定,组屋被强制收回。当局在收回单位后,会根据违例情况等因素,决定给予屋主多少赔偿金额,但屋主不会从中获取不应得的利润。


据了解,这些年的违例案数量持平,最常见的是违例出租房间或整个单位。建屋局今年1月提供的数据显示,过去五年平均每年取缔115起违例出租组屋单位的案例。


女子购屋仅为赚租金而非自住 组屋单位遭强制收回


建屋局举例,一名女子和孩子在2018年购买一间三房式转售组屋,随后申请出租其中一个房间。实际上,她把整个单位出租,自己和孩子另有住宿,并未住在单位内。


建屋局调查后发现女子仅为赚取租金而购买组屋,并未打算自住,因此强制收回单位。


按照规定,屋主若想要出租房间或整个单位,须获建屋局批准。出租个别房间的屋主须继续居住在单位内,即使锁上一个房间再出租其他房间,只要屋主没有自住就等同于出租整个单位。


建屋局提醒,屋主在出租单位前须确保租客符合居住条件,且总居住人数不超过规定,三房式组屋的住户人数顶限为六人(来自不同家庭单位),四房式及更大型组屋则是八人。


此外,最低出租期限是六个月,因此屋主不能出租组屋给游客短期居住。近期有媒体报道,新加坡组屋和公寓单位在住宿平台Airbnb以“服务式公寓”违例出租给游客。建屋局早前回复询问时说,2019年起有七人因短期出租组屋而被罚款。


建屋局指出,MOP政策确保有真实住屋需求的家庭买得起政府组屋,同时也抑制屋主在购买组屋后投机出租或出售单位。


微信客服